姚明在篮球场上特别辉煌,真让人敬佩。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他当年碰到的头一个挑战不是打球技巧,也不是对手,而是语言。2002年,这个有篮球天赋的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去NBA,英语方面吃了好多苦。刚到美国,他连日常交流都困难,更别说理解复杂的战术指令,还有赛场上的即时沟通了。第一次球队会议,姚明只能呆呆地看着翻译和队友的动作,根本听不懂教练说啥。训练的时候,教练喊出战术术语“Pick and Roll”,他连啥意思都猜不出来。这种语言障碍让姚明明白,如果不赶快提高英语,他的篮球事业可能会受很大影响。
面对困难,姚明马上行动起来。他没自暴自弃,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就是要学好英语。他的办法是融入生活,沉浸式学英语。他每天主动跟队友说“Good morning”,一开始只会几句简单短语,但队友很宽容,让他信心大增。有一回在餐厅点餐,他用中式英语表达,对方好心纠正他,他马上记下正确说法,第二天还故意用新学的词去点餐。从这些小事开始,他慢慢有了自信和语感,能听懂基本战术指令,休息时还能跟队友聊几句。
姚明学英语不光是学日常会话,还花了很多业余时间。每次训练完,他都和翻译一起回顾当天战术,把生词和短句记下来。回宿舍后,他一遍遍地读和背,还在镜子前想象自己比赛时和教练、记者交流的场景。还有一次,训练时他答不上教练的问题,回去就做了好多专业术语小卡片,随时复习加深记忆。姚明这么努力,英语能力提高得特别明显,也能看出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很自律,很有责任感。
展开全文
最让人佩服的,是姚明学语言时的坦然和坚持。他不怕犯错,逮着机会就开口说。有次接受媒体采访,他用不太好但很真诚的英语说比赛感受,语法不太对,但他的坦率和勇气让在场的人很佩服。从那以后,他一次比一次说得流利。他和队友一起看英文解说视频、用英语分析比赛录像,把学语言和篮球结合起来。有一回,他用标准流利的英语和队友讨论战术,大家又惊讶又赞许,这成了他最大的动力。他说过,语言上的突破让他更好地融入球队,还得到了很多尊重。
姚明的经历告诉我们,面对语言障碍,从每次实践里学东西,比怕犯错重要多了。他努力尝试,用语言打破了文化障碍,也开启了自己在NBA的辉煌生涯。
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