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逛一次“青楼”要多少银子?换算成人民币,答案出乎你的想象

先来了解一下“青楼”的定义吧。在古代,青楼并不专指妓院。要知道,在它成为妓院代名词之前,青楼其实有其他的涵义。在《晋书》中,青楼仅仅指的是涂有青漆的楼房,象征着贵族的住所。而在曹植的一些作品中,青楼更是指女子的居所。直到后来,青楼才渐渐与妓院挂钩,即便如此,它的内涵与我们现在对妓院的理解仍然有所不同。

青楼中的女子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便是我们熟悉的,以色卖艺的女子;另一类则是清流,即那些以才艺谋生的女子,这类人通常被称作“清倌人”。她们通常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往往是才艺双全的艺妓,花魁便是其中最为显赫的存在。青楼中的花魁,并非人人都能见到,想要与她们相见,除了得拥有足够的身份和财富外,还需要一番深厚的才学交流。花魁们与当朝的才子们多有诗词歌赋的交流,心灵上的慰藉比起肉体的交易更为重要。

青楼能存在,离不开一定的男性需求。这些男性群体通常有几个显著特点:首先,很多男人家庭生活枯燥无味。在古代,婚姻多是由父母包办,感情基础往往薄弱。对于这些男人而言,青楼成了他们寻求情感寄托和一丝慰藉的地方。其次,怀才不遇的官员,常常在青楼中寻找安慰和发泄,藉此忘却人生的种种不如意。而第三类人则是那些在官场上得意之人,他们财富双全,常常借着青楼寻求一些刺激,或者一段红颜知己的情感寄托。此外,商人也是青楼的常客之一,因为这里不仅能消遣娱乐,还有一个重要的社交功能,酒过三巡,谈成的生意自然更顺利。最后,还有一些人,他们的目的比较单纯,仅仅是为了追求一时的欢愉,这类人不关心官场或生意,所寻求的只是一个短暂的满足。

这些青楼的老鸨可谓是眼光毒辣,她们能一眼看出客人的身份和经济状况。当你踏入青楼的那一刻,你的钱包就注定会开始“失血”。在唐宋时期,进入青楼便必须点一杯花茶,作为一种“入场费”,这就相当于如今的入场券。至于花茶的价格,通常会根据你的服饰、气度以及你所选择的座位而定。如果你穿着华丽,位置又恰到好处,那么这杯花茶的价格自然也会随之水涨船高。花茶费用支付之后,如果你再想喝酒,那么价格又会增加——一杯酒大约需要几贯钱。过去的一贯等同于一千文,而一贯钱的价值大致相当于今日的700元人民币。

若以此换算,一杯酒的价格大约为几百元,但这还只是开始。常常喝酒不是一杯就结束,通常小酌几杯,花费自然也不断攀升。除了酒水,青楼的娱乐项目也极为昂贵。一场歌舞表演的费用大约在20贯左右,再加上十杯酒的费用(每杯酒1贯),再加上餐饮,最终的费用大概是35贯左右。按一贯等于700元人民币计算,这笔账下来,大概需要两万四千多人民币。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虽然达官贵人可能并不在乎,但对普通百姓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青楼逐渐消失的过程,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变革密切相关。1949年11月,北京市决定关闭所有妓院,执行这一决议的人正是大将罗瑞卿。在他的指挥下,八大胡同等地的青楼纷纷被封闭。那一夜,北京市200多家此类场所被彻底关闭,1200多名妇女得以解放。这项行动之后,曾经从事特殊职业的女子们被安置在教养院里,接受思想教育和改造,使她们能重新融入社会,过上健康的生活。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虽然其中不乏一些糟粕,但这些不应成为对中华文化整体的否定。中华文化的精髓,依然熠熠生辉,且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华优秀文化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传承,历久弥新。

对于古代青楼的价格,您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与大家一同探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