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为什么穷人有时候比富人更加仁慈慷慨、乐善好施

世界上只有一种会虚饰的生物,那就是人。其余的一切生物都是真实、诚挚的,它们毫不掩盖自己,真实地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感情。关于这种根本差别的象征性或寓言性表述就是:所有的动物都是以其最自然的状态生存,因此当我们看见他们的时候就会觉得快乐;至于我而言,我的心常常飞向那些动物,尤其是那种自由的野生动物。相反,人却在自己丑陋衣物的遮蔽下变成了一个怪物,形象令人反感,再加上那种不自然的苍白肤色——这是他违反自然的食肉习惯造成的,以及饮酒、抽烟、放荡纵欲和各种疾病,他简直就是大自然的一个污点!也许希腊人正是对此有所感悟,才把所需衣物限制在最少的范围内。

“祝您长命百岁”是西班牙一向很常用的问候语,祝福别人长寿也是全世界都通用的一种惯例。这一祝福的来源并不能从生命本质的知识中找到,而是存在于人类的本性——即求生意志中。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死后仍能被人记得,更有很多人汲汲渴望于身后的声名,在我看来,这都是源自对生命的执着。当看到自己与现实生存的一切可能都被割断时,人们就奋力追求一种仍然能够获得的生存,即使那只是一种理念的——也就是说,虚幻的生存。

对于任何我们感兴趣的或正在从事的工作,我们都或多或少地希望能够尽快完成。我们急不可耐地盼望着事情的结束,当它完成后,我们就会很高兴。一般来说,只有对那总的结束,也就是所有结局的结局,我们才希望离得越远越好。

每一次分别都犹如提前体味到死亡的滋味,而每一次重逢则仿佛预先体悟到复活的感觉。这也就说明了为何本来彼此冷漠的人,时隔二三十年之后重新见面,会感到那样欣喜。

亲友的死亡使我们感受到深切悲痛,来源于这样一种思想:我们觉得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不可言传的、为他自身所独有的、因此也是无可替代的东西。“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形容的。”这一点也适用于动物个体。一个人若无意中造成了自己喜爱动物的死亡,那他将感受到最沉痛的悲伤,动物垂死的模样会使他陷入无尽的痛苦。

我们可能会为敌人或对手的死亡而感到悲伤,甚至在过了很久之后——就像哀叹朋友的死亡一样,因为,我们缺少了他们见证自己成功的辉煌。

有时,好运的突然到来也会轻易地给我们带来灾难,因为,幸福或不幸取决于我们的需求和所得之间的比例关系。因此,对于既有的或有确知将要拥有的幸福,我们不会感受太多。因为所有的快乐的本质都是否定的,只具有消除痛苦的作用。而另一方面,痛苦或不幸却有着肯定的本质,能够直接被人感知。在拥有了幸福或有确切的希望拥有它之后,我们的期望会立刻升高,并且对拥有更多的幸福、更大的希冀的欲求也会增强。但如果我们屡屡遭受不幸的打击,欲求已经降到最低的限度,那就无力承受突然而降的好运了。

任何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普通人,内心都会燃起一股复仇的欲望之火。并且,人们经常说,报复是甜蜜的。许多只是为了享受报复而造成的牺牲已完全证实了这一点,这些报复完全没有为曾经遭受损害的人作出补偿的意图。半人半马的怪物涅索斯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在精心策划一场极为聪明巧妙的复仇,因此它的死亡是甜蜜的;否则它就在痛苦中死去了。

自然、或偶然、或命运带给我们的痛苦,并不像别人专制意志强加给我们的痛苦那么令人难以忍受。这是因为我们把自然和命运看作是世界最初的统治者,我们知道,它们降临到我们身上的痛苦和不幸,同样也会降落在别人身上。

一个没有实现的愿望所带来的痛苦,远远小于因后悔遗憾而带来的痛苦。因为前者面对的是无限广阔的开放未来,后者却是无法挽回的过去。

对人来说,金钱是一种抽象的幸福。因此那些再也没有能力享受具体幸福的人,就只有把整颗心放在金钱上面了。

阴郁(情绪不好)和忧郁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忧郁比阴郁更与幸福相关。忧郁吸引人,阴郁赶走人。

疑心病不仅使我们对现在的一切产生一种毫无缘由的恼怒和不快,不仅使我们头脑中充满对凭空杜撰的不幸未来的无端恐惧,而且还会导致我们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不公正的指责。

疑心病会让人总是寻找那些可能激怒他、折磨他、使他不安的事情。原因就是内在的病态抑郁,然后再加上内心里一种变化无常的不安。当二者都达到其最高的程度时,那结果就是导致自杀。

人们变得铁石心肠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或自认为他有足够多的烦恼要去承受。所以,当人们忽然处于幸福的生活状态中时,就会变得慈善、慷慨。但是一直处在幸福生活状态中的人,则与之相反。因为他们已经远离痛苦,所以不能再对之感同身受。因此,穷人有时候比富人更加仁慈慷慨、乐善好施。

另外,人们的好奇心——这从他窥伺、探听别人事情中可以看出——则是因为无聊(无聊与痛苦是人生中相对应的两极)的缘故,尽管嫉妒也经常对好奇心的产生有所帮助。

为什么尽管世界上有着无数面镜子,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模样,也无法在脑海中描述出自己的形象,像描述朋友、熟人的模样那样?这是迈向“认识你自己”(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箴言)的目标时第一步就会遇到的困难。

叔本华|著本文选自《人生的智慧》韦启昌|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6

叔本华的哲学与其说是悲观,不如说是太过现实和冷峻,他总是用金句来戳破现实虚妄自欺和肤浅掩饰的表面,直刺事物最深刻冷酷的本质。

小说家卡夫卡盛赞:“ 叔本华是一个语言艺术家,仅仅因为他的语言,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读他的著作了。”

作为一位哲学家,在叔本华逝世后的这个世纪里,历史不得不承认他看穿了历史的本质。叔本华揭示了事情的全部真相。叔本华是一位有着深刻洞察力的悲观主义者。今天,世界所最需要的是叔本华的观念——因为他的观念正视着绝望,因而在面对绝望时,反而更知道希望。

尼采曾说: 在读完叔本华著作的第一页以后,就很清楚地知道,我要把他所写的所有文字都读完为止;他所说得每一个词我都要听。叔本华是我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教育者。我的先驱是叔本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叔本华,要了解一个人必须先从读他的传记开始,更要读他的作品——

《叔本华传》:本书将叔本华置于其历史及哲学背景之中,讲述了他一生的故事。在这幅画卷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为使自己的哲学为世人所知所做的抗争,以及他对于自己迟来名声的反应。是研究叔本华生平和思想的力作,史料翔实、脉络清晰、文笔优美,堪称当代最权威和典范的《叔本华传》。

《人生的智慧》:本书是错综复杂的世俗人情话题,经过这位思想大师一贯深刻而因此透彻的讨论之后,“幸福”“痛苦”等人生智慧变得清晰透彻。豆瓣评分高达9.4。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如今我确信叔本华是人类最伟大的天才。叔本华哲学无与伦比地壮丽而清晰地反映了整个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本书是叔本华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在这本书里面普通读者也都能感觉到,叔本华的文字能触及内心的本质。他的哲学不是派别的论辩,他的哲学代表古雅而引人入胜的生命智慧。爱因斯坦说:叔本华在我年轻时就启发了我,并且不断地在人生艰难的时刻成为我和许多人的慰藉以及忍耐的源泉。这个版本是商务印书馆精装版,豆瓣评分高达9.8。

Brighten the corner where you ar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