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新三板迎来首个重磅影视公司——经历了IPO失败、并购重组遇阻的青雨影视,最终选择了新三板作为下一站,孙红雷以持股3.07%成为前十大股东之一。而与孙红雷相比,云南文化实际控制人杨丽萍无疑是最有话语权的新三板明星投资人。假设云南文化按照现在新三板的平均市盈率做市交易,杨丽萍的个人身价可能会高达40亿元以上。
新三板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造富机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一点——如同当年的创业板一样,新三板中蕴藏着诞生下一个“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的机会。
作为第一个在新三板做市的影视公司,金天地(430366)之前并不起眼。创立于2002年,这家影视剧制作公司2013年的净资产不过6000多万元,但在2014年初挂牌新三板后,最新的市值已经超过15亿元,“新三板给我们这些中小规模的影视公司提供了一个跑道,让我们从以前的乡间小道切换到了高速公路。”金天地董秘兼财务总监袁圣新告诉《中国企业家》。
2009年华谊兄弟第一个登陆创业板,六年间市值增长了接近20倍,而后影视制作市场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竞争向资本倾斜。
“垄断寡头的局面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中小影视公司可能会面临要么被并购要么死的命运。”广发证券一名传媒分析师认为。新三板出现是一个转折点,为中小影视公司提供了颠覆这个格局的可能性。
“新三板完全可以出现市值两三百亿的影视公司。”基美影业董事长高敬东如此评价基美影业登陆新三板。
“当别人在沉睡时,我们是在抢跑。”袁圣新说。实际上,金天地2009年就寻求过IPO,但因为体量太小而作罢,眼睁睁看着华谊兄弟登陆创业板成为“影视第一股”。为了避免因缺乏资本支持而“掉队”,在与同类型公司谈判并购IPO未果后,金天地选择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市场)挂牌。挂牌时间是2014年1月24日,“连股改加报材料,整个过程不过一个半月就完成了,整个新三板公司里还没有比我们更快的。”主导了挂牌新三板整个过程的袁圣新对《中国企业家》说,这与金天地2009年就开始筹备IPO有关。
2009年到2014年,整整五年时间金天地是在焦虑中度过。“寻求过并购、也找过银行贷款,但影视行业其实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作为轻资产的公司连拿出资产质押的可能性都很小。”袁圣新作为公司财务总监,很清楚一个小影视公司在财务上的困境。成立十年来,金天地甚至之前都没有成功完成过一次融资,在净资产6000多万时曾经想卖掉算了,却少有人问津。
大多数情况下像金天地这样的公司只能被“贱卖”。新三板的出现,让它抢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窗口。“原来跟我们体量差不多的影视公司,如果去年没有挂牌新三板,即便从现在开始准备到完成挂牌,至少也需要八个月的时间。”袁圣新说,有一些影视公司想要尽快挂牌,通过购买“壳资源”实现借壳新三板,中介的报价甚至达到了三千万!“这三千万实际上就是买的时间成本。”今年以来,共有226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完成254次股票发行,累计融资111.19亿元。
挂牌新三板后,金天地不到一年内完成了三次定增。到2014年11月做第三次定增时,袁圣新的感觉是,“简直太容易了。”由于一开始信心不足,前两次金天地的定增价格为平均12到13倍市盈率,结果市场的热情超过他的想象——到第三次定增时,公告发出去不到一天资金就已经超募了。
“速度”,几乎是所有参与新三板的受访者提到的关键词。在广证恒生副总经理袁季看来,新三板对于中小公司的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定价、融资和资源配置。
“有了定价之后为后续的资本运作提供了现实的基础;第二是融资,融资以后对于管理层的股权激励也有非常大的作用;第三个功能是资源配置和资源整合。”袁季认为,过去一些中小影视公司如果不能登陆资本市场,通过外延式扩展和收购面临的障碍比较大,有了新三板之后,资本市场的并购空间就提高了很多。
而另一方面,新三板的融资效率和便利性也非常惊人,“在一年内挂牌的新三板企业可以无限次进行定增,这对于急切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来说简直是核武器。”袁季总结道。据统计,目前新三板总挂牌企业数达到2287家,其中做市转让企业数达到250家,大多数企业在一年内都完成了两次以上的定增。
过去融资困难的中小影视公司,一旦获得了资本的助推,如同安上了助燃器。“比如说,原来一个亿资金,要拍两部戏,我们只能控制成本,做不出影响力。现在资本进来了,两个亿、三个亿资金,仍然拍两部剧。那么我就敢选一流的编剧、一流的导演、一线的演员。”金天地创始人张香永表示。
“拍电影并不真的赚钱。”袁圣新也认为,敢拿一个亿来拍一部电影,票房至少要达到3亿以上才保本,但资本市场会形成放大效应,“从股市里上涨的市值远远超过了电影的票房本身。”假设没有登陆资本市场,中小影视公司的收入只能依赖于票房,而新三板的出现至少提供了出现在同一个跑道,甚至“弯道超车”的可能。
狩猎者
“这个行业的趋势是分层会越来越明显。”一名拟挂牌上市的影视公司高管告诉《中国企业家》,以阿里、腾讯等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有垄断第一层影视资源的趋势,而华谊、光线等传统影视业大佬紧随其后;登陆新三板的影视公司则作为支撑“第三梯队”的中坚力量,或有追赶第二梯队的机会,而未登陆任何资本市场的公司则彻底沦为底层,“甚至连被并购的资格都没有。这个市场会越来越残酷。”该高管评价道。
毫无疑问,在新三板的巨大财富效应下,暗流涌动的是资源的重新配置。“我们正在谨慎考虑上新三板事宜。”剧角映画创始人梁巍对《中国企业家》小心回应。而在一年前,剧角映画首选的是创业板上市。
天星资本是剧角映画B轮投资机构,“我们看好剧角映画会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跻身中国影视集团第一梯队。”刘研表示,他们从影视营销的龙头公司起家,已经布局了一个从制作、发行到放映的全产业链。
天星资本曾于2014年6月投资剧角映画,当时估值才3个亿,目前最新估值已超过9亿,“假设剧角在新三板挂牌,市值很有可能会超过30亿。”刘研说。
在将剧角映画推向新三板的背后,是无数像天星资本这样如狼似虎的狩猎者。“我们现在以每周不下于15家的速度在投新三板公司,目标是投资新三板里15%到20%的企业。”刘研连续抛出一串天文般的数字,“新三板今年底会有5000家公司,预计到2017年有一万家,而天星资本投资的公司可能会到2000家。”不管是不是痴人说梦,券商和私募机构的热情正在将整个市场的情绪推到顶点。
“大钱,大机会,一直是我们梦寐追求的。”去年底,鼎锋资产总经理李霖君便表示,“现在的新三板就如同1992年的股票市场,过去十年的房地产,是十年一遇的投资机会。”在本刊记者所进入的多个与新三板有关的微信群中,“历史机遇”、“超募”、“中国纳斯达克”这样的字眼比比皆是。
另外一个准备从新三板中掘金的是明星们。4月17日,新三板迎来首个重磅影视公司——经历了IPO失败、并购重组遇阻的青雨影视,最终选择了新三板作为下一站,孙红雷以持股3.07%成为前十大股东之一。